「為什麼要上大學?」

Laurie Lu
Oct 8, 2022

--

2022–09–16

日前突發奇想,我在自己的個人帳號上問親朋好友,「你(曾經)真的因為對知識充滿好奇而進入大學嗎?」並且開了回答框讓大家可以留下自己真實的理由。

仔細看覺得還滿有趣,於是就寫下來統整結果。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升上大二,在選課、社團等活動如火如荼進行時,身邊同學開始問:「你這學期要參加什麼社團?」、「你有沒有要做專案?」等等,才讓我發現大學裡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在時間幾乎完全由自己掌控的時期,釐清目標和理由是我想到最該先做的事情。

但說來慚愧,「爲何上大學?」我始終不知道答案。

Source: freepik

問題的回覆?

「你(曾經)真的因為對知識充滿好奇而進入大學嗎?」同意與不同意的比例是 2:3,較多人不同意我的敘述。

選擇這個問句是因為,在實習後支撐自己在大學裡上很多課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出自對知識的好奇。回想課堂經驗,總有一個剎那因為聽到某個很特別的觀點或發現而真心覺得這堂課很有趣 — — 為了這難得的瞬間,於是願意在大學四年努力探索、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然後期待那個時候總是會來到,吧。

不過這個問題其實很理想,因為就連自己獲取知識的理由都只是一瞬間的開心,期待所有大學生都是如此更為枉然。但如果好奇心真的這麼厲害,那我們對各科系的偏見會不會少一點?我們會不會在學習的路上更快樂?

朋友們還說了什麼?

大家給我的回覆比較有趣。稍微整理一下這些上大學的理由,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種情況:

1. 文憑變現

和未來求職、薪水有關是最多人留下的理由,也是最常見的原因 — — 他們會說「沒有文憑在社會上很難活」、「我要酷酷的紙提升我的薪水」等等。我最喜歡的回覆是其中一位同學簡短的四個字,「文憑變現」。我們不免俗地相信文憑能提升自己未來的薪資,而確實也是如此:學士畢業生顯然能做的工作會多於高中畢業生,繼續升學的話,研究所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又可能高於大學部同學。教育本身就屬於長期投資、是未來才可能會收到回報的事情。在臺灣,或許更多人會將大學視為投入職場的敲門磚,期待文憑能讓我們在求職海中脫穎而出。

2. 社會習慣

這是第二多收到的回覆,簡單可以化約成:「因為每個高中畢業生都會往大學去,所以我也上大學。」回想我自己應該也是一樣的理由:同學、家人都在高中畢業後繼續升學,於是我也選擇進入大學讀書。相較於高職學生在過往三年的專業教育,高中可說是國中的延伸版,繼續在國、英、數、自、社裡載浮載沉。在「實用技能」中的評比,我想「機械類群」會高於「古文三十篇」 — — 若說高職生有機會在三年後直接進入就業市場,高中畢業生很有可能無從切入求職的機會,不然也只能選擇勞力密集、知識需求低的工作(以全職來說)。這個理由細探又回到同樣求職的理由,尤其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臺灣,獲取一張學士畢業證書早已不是嬰兒潮世代的夢寐以求,「大學畢業生真的是滿街跑」。

3. 獲取知識

這是最少人填寫的理由,但當然還是有認同的人。大學終究是學習的場所,在每天的課堂中多少會獲得一些知識,只是真的想要有所知的人究竟有多少?「有所學時真的會感受到快樂,但被當時就另當別論了」,有人這麼形容。對我來說這是個值得細究的回覆,學習會帶來快樂,但原意是檢測學習的評量反而帶來學習的推力,讓學生受挫。我的經驗也是,而且成績好不好很有可能決定我對知識的熱情:如果回饋並不好,我更傾向放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甚至成績會成為我評斷自己是否合適這個領域的標準之一,例如我在國高中時期的數學成績很差,就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學數學。

Source: freepik

文憑變現的危機?

回到最多人在意的「未來與求職」,接下來的問題是:畢業證書可以當成薪水保證嗎?

我想這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情況也各有差異,不過綜觀而言在臺灣有三項趨勢:

1. 到處都是大學生

高等教育普及讓大家都有機會享受到更多資源,也讓教育深入民間,提升普羅大眾的知識水平當然是好事。近年來少子化衝擊,111學年度的大學錄取率超過100%,臺灣所有大學開出的名額高於報考學生總數、越來越多大學或技術學院面臨退場危機等,種種消息都顯示社會結構出現問題。換個角度,當人資打開履歷、看到每位起碼都是學士畢業生,於是求職市場上這項條件不是加分而是必備 — — 而且不論任何工作都可能有這樣的現象,然後人們只好開始比較其他經歷、知識、頭銜,讓大學生們的生活在讀書之外有更多必須追求的東西⋯⋯。

2. 學習界線模糊化

知識都要從大學裡才能獲得嗎?臺大生最有感的想必就是選課:選課堪比搶演唱會門票是大家的共同經驗。校園內提供很多課程,但面對全校三萬多學生還是顯得分配不均、供不應求。剛好我進入大學的時候是疫情期間,學習型態面臨改變,線上課程是容易取得的管道:臺大開設線上通識、遠距教學、非同步課程等讓大家選修,不受限於教室容量;近年線上資源如雨後春筍般遍布網路世界,Google 高層甚至在 Twitter 表示:「我們的招募會將線上的 Google 專業證書視為大學同等學歷。」呼應前面的「文憑變現」,網路帶來的翻轉正在萌芽。

3. 產業結構大不同

科技島國、人均收入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的臺灣,想必大家都過得很好?當然沒有。我的本系、圖書資訊學系老師曾在課堂上說:「真要統計的話,我們系的同學畢業後大部分選擇的職業薪資是低於平均的,雖然聽起來很心涼但這就是現實。」可以體現科系、產業差異當然也會出現收入差異,或許畢業證書真的可以當飯吃,但說得完整一點,應該是:「特定科系的證書才能吃到好吃的飯。」以科技見長的臺灣,資訊、電機相關科系畢業生具備的便是職場最需要的能力;又或是醫學、法律、會計等專業科系,個人生活、社會活動常需要他們維持基本運作,也因此這些往往是熱門科系,吸引大多數同學選擇就讀。

Source: freepik

結尾:看看腳下的現在

現在還沒辦法回答大學能不能真的帶來文憑變現,但停下腳步想,大學裡有什麼?

我想到的是「自由」、「人」和「機會」。

自己選課、外宿等,全部的時間由自己掌握是我最有感的事情。我很慶幸自己不再需要每天早上、晚上趕車通勤,也不需要像是在國高中時期依照固定課表每天國、英、數、自、社地輪迴,「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很重要」,進大學前,學姊這樣跟我說。

在大學裡,老師和學長姐都值得請教的對象;同屆可以一起朝著相同目標努力,和不同領域的同學相處也能感受想法的碰撞,校園裡的人是線上資源無法提供的。

此外,校內有社團、團體可以加入,學習舉辦活動或培養興趣;校外有大專生的活動可以參與,例如參訪計畫、實習等,這些機會在離開校園後就不會再有了,不僅顯現這些機會的難能可貴,還說明大學是一段相當特別的時期,許多獨一無二的機會都聚集在這個時候。

這些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它們對我們有哪些影響?這些問題我無法回答。唯一能確定的是,細數至今的所有遭遇,我想可以和這些人事物相遇,是讓我最感謝能來到這裡的原因。

--

--

Laurie Lu

對 HCI、行銷、專案管理有興趣的臺灣大學生,閒暇時喜歡看動漫和文學。